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三網融合被重新提及。與其他“兩網”相比,廣電的步伐顯然慢了不少。然而,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廣電網絡也迎來發展的契機,廣電行業應與互聯網如何跨界融合?在CCBN 2015(2015年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上,我們看到,廣電行業正從網絡、應用、終端等方面,把互聯網思維融入自己的血液中。
網絡:智能化唱響主旋律
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三網融合被重新提及,伴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的建設也將隨之提速,廣電網絡的發展迎來重要契機。同時,面對OTT業務的沖擊,廣電運營商需要在自身網絡改造和業務創新上尋求突破。如何整合現有資源,合理規劃、建設和管理下一代廣電網絡,成為廣電行業當前需要正視的問題。
對此,廣電行業提出,面向國家三網融合和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NGB)長期演進(LTE)的戰略目標,開展NGB-LTE網絡體系架構和技術規范的研究,研制百兆入戶的寬帶、有線無線融合接入網絡關鍵技術和成套設備,研制融合業務平臺、融合業務數據中心、集成網管中心等共性關鍵技術和系統,搭建萬兆到樓、百兆入戶的NGB-LTE創新網絡試驗環境和實現具有百萬用戶規模的創新示范網,開展高清全媒體互動業務和高清視頻通信業務等三網融合典型業務的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示范,引領我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技術發展。基于NGB發展面向移動終端的視頻業務是廣電行業應對OTT挑戰的重要方向。在本屆展會上,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廣電網絡正加速向智能化、寬帶化、雙向化方向提升。
智能化網絡是本屆展會各個廠商展示的重點。隨著終端和應用的多樣化,網絡運維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廣電運營商需要智能化的技術來更好地管理網絡。本屆展會上,許多參展企業就把SDN、CDN作為重要展示內容。數碼視訊在顯著位置展示了其SDN和CDN解決方案,將數據網的控制平面與數據平面進行分離,通過開放協議管理控制平面的能力,允許對網絡或設備做出精確的更改,幫助增加廣電網絡的速度和安全性。烽火網絡通過PON+EoC網絡將現有廣電網絡提升業務滲透率、促進增值業務發展,打造成可持續贏利的運營平臺。
寬帶化已經成為廣電網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支撐高清視頻點播、視頻會議等業務,廣電網絡的帶寬必須相應地提高。展會上,多家企業均提出了解決方案。烽火網絡展示了相關的傳送網OTN解決方案、城域承載網PTN解決方案、IP城域網雙平面解決方案,其中100G速率及以上的OTN產品是目前國內最為領先的骨干網光傳輸設備。
近年來,對于廣電運營商而言,廣電網絡的雙向改造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由于體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雖然一些省市的雙向網絡已經初具規模,但總體來看,我國廣電網絡的雙向改造工作仍處于初級階段,各地水平參差不齊。為了加快改造步伐,本屆展會上,廠商帶來了創新的產品及方案。烽火展出接入解決方案基于FTTH和無源光網絡技術,通過1~2根光纖為用戶提供CATV、互聯網、語音等三網融合業務;融合了互聯網、電視、電話、手機在內的家庭“四網合一”解決方案也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
應用:云計算鋪就融合路
一走進北京國際展覽中心的展廳,“融合”的氣息撲面而來。在展會現場,觀眾不僅能夠看到主流廠商的三網融合業務的展示,還能體驗到包括智能家庭解決方案、廣電云平臺等新型融合應用。細看下來,多數應用都在努力把互聯網思維寫入基因里。
融合的業務是廣電運營商發展的大勢所趨,其中智能家庭成為應用類一大亮點。如果說去年展會上,這一應用更多的處于解決方案的展示狀態,那么,本屆展會上,觀眾已經能通過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切實地感受到“智慧廣電”的驚喜。
在新大陸的智能家居演示廳,記者通過平板電腦,不僅可以控制家里燈光亮度、窗簾開合程度,還能切換電視頻道,實現對電視節目的預設、點播等。
要實現廣電系統的融合,需要以信息化技術來構建統一的內容平臺。當下,廣電行業的信息系統各自獨立,“煙囪式”的結構布局帶來了流轉環節孤立、資源調配不均等一系列難題。云計算可以被視為“融合之路”的根本動力,依托全面的云計算咨詢、設計、建設和運維能力,融合廣電行業的專業應用系統。近年來,各地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對于云的重視程度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在這個關鍵的當口,要做好有線電視網絡,應該逐步發展自己的云這個頂層設計。(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