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08年05月21日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全國各地紛紛捐款捐物,組織救援人員,支援災區搶險救災。
天津:承擔為四川災區建7萬套臨時性安置住房的任務,天津提出力爭多建1萬套。天津團市委開始組建“青少年心理康復援助專家志愿團”,分批奔赴災區。由南開中學及南開翔宇學校師生捐贈的50多萬元教育捐款20日轉往四川省教育基金會,用于資助都江堰市重建一所中學和一所小學。
山西:20日,山西省由164人組成的第二批抗震救災防疫隊飛往四川災區。
內蒙古:派出5支公安、消防、醫療衛生救援隊伍投入救災。蒙醫骨傷科專家組成的救援隊、電力集團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救援隊已經整裝待發,準備隨時奔赴災區。調集伊利、蒙牛集團生產的價值200萬元的液態奶和奶粉,價值400萬元的帳篷和棉被褥,運往災區。截至5月20日16時,內蒙古已經累計接收捐款2.52億元和價值3431萬元的物品。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已經將救災帳篷2000頂和價值100萬元的救災棉被送往災區。億利資源集團愛心基金將創辦一所孤兒保育院,計劃認領100名災區孤兒;伊利集團將為四川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親的孤兒免費提供18歲前所需的全部奶粉和牛奶。
吉林:20日,50噸優質大米發往甘肅災區。20日全省接收抗震救災捐贈資金4340.7萬元,接收捐贈藥品、食品、衣被等救災物資折合人民幣383萬元。
黑龍江:首批21人的災區防疫應急隊20日飛往災區開展防疫援助。目前全省組成16支防疫小分隊隨時待命。黑龍江省衛生廳、省愛衛會現已籌集了115噸消毒用漂白粉準備盡快運往四川震區。哈爾濱市紅十字會接受社會捐贈的價值1000萬元的藥品順利裝車發往災區。
上海:近70噸八寶粥、午餐肉、鹽汽水、藥品和夏涼被等物資,20日運往災區。目前,上海共有29支救援隊伍共1101人奮戰在災區一線,有36支隊伍1636人待命,隨時準備開赴救災前線。
浙江:20日下午,浙江向四川廣元災區派出聯絡小組,全面了解災情和抗災需求。第二批醫療救援隊已到達災區,至此浙江共派出醫療救援隊259人。浙江省19日晚連夜緊急調集5800頂帳篷,20日啟運四川廣元等受災地區。省委、省政府已在杭州市各三甲醫院預備1000張床位,隨時準備接收災區受傷群眾。
福建:為災區提供1臺大型移動式飲用水處理裝置和150臺新大陸空氣消毒機。5月20日,福建省組建的第四批36人援川醫療衛生救援隊飛往四川災區。
江西:19日,省衛生廳再次派出由10名血透專業人員組成的第三批醫療衛生隊趕赴四川地震災區。同日,江西省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災服務隊啟程趕赴災區。
山東:20日,向四川災區發出17車皮捐贈的急需物資,包括3100頂帳篷,141噸食品飲料,多宗毛巾、衛生巾、毛毯等生活用品和100噸凈水消毒劑、凈水絮凝劑。
河南:25家三級醫療機構共騰出650張床位,隨時準備接收災區傷員。
湖北:20日19時,湖北14名赴川抗震救災衛生監督隊員與10支抗震救災衛生監督隊集結趕赴災區。
湖南:長沙市中小學緊急行動,為在長沙就讀的1864名四川地震災區學生造冊登記,根據受災不同情況,分別給予這1864名學生每人5000元、1萬元和2萬元的資助。長沙將幫助地震災區的10個縣分別營建一所投資300萬元的社會福利院,贍養災區的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
廣東:由102名衛生監督員組成的10支衛生監督隊伍于20日攜20輛工作車、現場衛生監督快速檢測設備、檢測試劑和防護用品前往災區。省愛衛辦、省衛生廳已組織了14噸、價值約250萬元的消殺藥品,派出151名消殺防疫人員,攜22輛工作車和藥品器械,與衛生監督隊伍同專列赴災區開展救災消殺工作。
廣西:20日下午,由18節車廂組成、一次可運送300多名傷員的首趟轉運傷員專列發出。至此,南寧已開出救災專列27列。
海南:20日下午,首支“青春攜手援災區”青年志愿抗震救災醫療服務隊一行25人飛赴災區,這是海南組織的第五批抗震救援隊。
重慶:18日,重慶在四川設立了援川抗震救災工作聯絡站。截至20日中午,已有60余名四川地震災區學生走進了重慶各中小學校的課堂繼續學業,近期還將陸續接收600名災區學生。
云南:20日下午,省婦聯領導趕赴四川災區安縣落實400名孩子來昆明。據省民政廳統計,截至19日,全省接收社會各界捐款及捐物價值累計總額達1.9746億元。
寧夏:截至20日下午,已向災區捐款超過5400萬元。緊急采購清真方便面701箱、清真牛肉腸3300箱、清真饃片281箱、礦泉水568件、清真牛奶2040箱,共裝載4卡車,運往災區。
本報北京5月20日電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各部門緊急行動起來,紛紛采取各項緊急措施,全力投入抗震救災。
國家發改委20日緊急下達投資1.6億元重點用于支持四川等省市重災區的鄉村應急供水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并通知要求四川等省市抓緊開展鄉村飲水安全排查摸底,本著因地制宜、急事急辦的原則盡快確定并實施應急方案,保證受災群眾喝上放心水,防止疫病的發生。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組織調配1456名工程人員和1427臺(套)機械設備支援災區。四川省5月18日請求增援的大型設備760臺,已在全國建設系統內組織落實754臺待運。7支供水應急搶修和管網檢漏專業隊伍已趕赴災區。另有23個省份落實移動公廁、垃圾清運車、灑水車等環衛設備341臺(個),已啟運76臺(個)。
海關總署統計,截至5月20日15時,全國海關累計快速驗放119批次進境抗震救災物資和救援人員。其中,驗放來自俄羅斯、日本、韓國、巴基斯坦、美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援助救災物資及境外搜救人員、醫療人員72批;快速驗放進口救災物資47批。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消息,為保證國際救災援贈物資的質量安全和快速通關,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將設立專門的窗口,對相關物資實行24小時全天候報檢。各相關檢驗檢疫機構要加強口岸一線現場查驗力量,做到隨到隨檢,快速驗放。同時,國家質檢總局20日發出通告,要求全國質檢系統以救災食品物資和建筑材料為重點,全力開展執法打假“五查五打”。
全總20日向受災嚴重的企事業單位職工撥付1200萬元救助款。
團中央目前已有9支醫療衛生救災志愿服務隊在災區開展救治服務,由專家組成的“12355災區青少年心理康復援助志愿團”已組建完畢,20日出發,趕赴四川安縣、綿竹等地,開展青少年“災后心理干預”。在救災現場,各級團組織指導組建了513支青年突擊隊,共有17372名青年在突擊隊的旗幟下奮戰在恢復通電、通路、通信、供水和搶險救人、醫療護理的第一線。
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日前決定,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在全國少年兒童中發起“心系災區小伙伴,愛心奉獻我行動”活動,倡議開展愛心傳遞行動、愛心捐贈行動、愛心共勉行動。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近日緊急采購大批生活必需品和康復輔助器具,分批運送到四川省成都、綿陽和廣元市,支援當地抗震救災。其中,生活必需品價值82萬元,包括帳篷200頂、方便面500箱、被子300床、消毒藥品15箱、消毒藥水52桶、雨鞋4300雙、壓縮干糧500箱、勞保手套1000雙、雨衣500件;康復輔助用具價值50多萬元,包括輪椅1000輛、腋杖1000副、頸托500個、腰圍200個。
解放軍第三○二醫院抽調組成的抗震救災防治隊于5月20日晚奔赴四川地震災區一線,成為該院繼外科救援隊后第二批入川隊伍,也成為總后衛生部派出的第十七支防疫救援隊。醫院選調了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36人組成防治隊,配備140多萬元的消毒、防疫、治療藥物和器具,還攜帶了衛生防疫車、微型發電機、便攜式衛星導航定位儀等適合野外環境使用的設備,以提高防疫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