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全面推行畜禽"電子身份證"給食品安全加把“鎖”
2008年03月15日 11:4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萬一、鄔煥慶)針對目前百姓關心的“安全肉”“放心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王晶指出,“我建議國家盡快全面推行商品畜禽的‘電子身份證’制度,用信息化手段全程跟蹤肉品的培育、生產、流通,讓百姓不再為肉的安全和衛生問題擔心,給食品安全加上一把‘放心鎖’。”
王晶指出,給商品畜禽加上身份識別標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電子身份證”是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由于我國目前尚沒有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畜禽‘電子身份證’,再加上法制不健全、誠信體系缺失等問題,我們一度出現過影響肉類食品安全的問題。”王晶說,“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標識,一旦出現肉類問題,我們很難快速地對這些危害性食品溯源追蹤,追溯源頭、查找去向,對迅速穩定公眾情緒、減少危害損失有一定影響。”
“實際上,給畜禽加上‘電子身份證’就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溯源項目。”王晶指出,“電子身份證”可以對肉類供應鏈從育種養殖、屠宰加工、物流運輸、批發銷售的環節進行全過程信息監控,提高相關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并在政府統籌下各企業建立集中的數據交換平臺,保證有關部門能及時獲得相應信息。
王晶說,目前我國的一些地方如北京、上海、重慶等地已經在一些肉類生產、銷售領域試行了“電子身份證”制度,在創造放心消費環境、提高食品安全控制水平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鑒于此,我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總結這些地方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在全國推廣畜禽‘電子身份證’制度,以建立、完善對食品安全‘從欄棚到餐桌’的全過程控制體系,最大限度地防止、減輕和消除食品安全的危害與風險。”王晶建議,“這個信息化的科學手段,可以很好地輔助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的科學評估、市場準入、監測與監督抽查、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理、信息歸集與發布、監督協調、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負責制等7項制度,加固食品安全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