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政府采購成了來自企業界的人大代表們關注的一個重點。扶持自主創新、優先購買國貨,是這些代表對政府采購關注最多的內容。
“對于扶持民族自主品牌,可以通過政府采購來實現。政府使用了自主品牌的產品,可以引導全社會來應用。”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
孫丕恕代表說,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自主品牌培育是比較困難的,很需要政府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和政策導向作用,尤其是在政府采購中,要扶持、培育自主品牌的產品。他說,在中國服務器市場,2006年政府教育等行政事業單位50%以上采購的是外國品牌,金融通信等行業80%采購的是外國品牌;并非是中國自主品牌的產品滿足不了需求,而是使用、采購習慣等因素使得這一現象延續。
孫丕恕代表建議國家盡快出臺配套的法規、政策、措施。通過制定和出臺首購制度、訂購制度等具有可操作性、約束性的管理規定,對企業自主創新產品和高新技術設備采購提供政策支持,同時還要重新界定政府采購的范圍,并將國家財政資金支持的工程項目納入政府采購范圍,加大對自主創新產品的采購總量。此外,對現有的政府采購模式、程序進行調整和規范,加強政府采購的管理力度,建立廣泛的監督機制。通過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的監督、監控機制,形成健全的社會監督網絡和良好的社會監督氛圍。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副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則提交一項議案,呼吁政府采購向自主創新產品傾斜。
董明珠特別指出去年11月,合肥市國土資源局機關采購中央空調主機,規定必須為進口原裝品牌,屬于“明顯排斥國產品牌”。她透露:“目前國家政府機關、國家重大工程、大型壟斷國企、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中央空調集中采購招標過程中,即便民族品牌價格低于國外品牌三分之一,這些單位的采購仍傾向于國外品牌。”
董明珠說:“我們迫切希望國家盡早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企業”,并強調企業需要的是支持,不是保護,希望政府采購提供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平臺和環境,支持民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而不是人為地設置障礙。
董明珠說,目前有些地方政府采購外國產品的比例高達90%以上。通過政府采購政策支持本國產業,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如美國雖已簽署WTO《政府采購協議》,但美國政府采購也只有10%是給外商的。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晶則重點表達了要求落實政府采購的國貨功能的建議。
“外國的月亮不比中國的圓,但在政府采購中,國貨為何屢屢碰壁?關鍵是一些政府部門‘崇洋媚外’的思想作怪!”王晶說。王晶代表說,洋貨并不是天然的好貨。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產品牌的質量日新月異,價格遠遠低于同樣質量的國際品牌,可以說是“物美價廉”。但現在一些地方政府在采購時,產品不論大小、價格不論高低,一律非洋貨不購,這給國產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王晶呼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落實政府采購扶持國貨的政策規定,切實發揮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